2017.1.12

关于书和人的两个故事

本文作者赖立里,梦想行动创始人之一、现任理事会理事。她于2009年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,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。(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in 2009 with a Ph.D. In Anthropology.  She currently teaches at the Institute of Medical Humanities of Peking University.)她在2015年写下了本文,回忆了十年前两段与梦想有关的简单经历。


我是做人类学的。我所从事的人类学基本属于“无用之用”的学问,摆事实讲道理,到此为止;做决定的事情一般由不得我们人类学家,只能见仁见智。也许心里隐隐觉得这是一个缺陷,于是参与了梦想行动这个公益组织,为做点实事。当年梦想行动成立的时候正值我刚刚定下博士论文选题,与农村相关。复杂的学术思考与果决的干预式参与之间是有张力的。支持梦想行动做农村图书室的规划,算是自己两相平衡后的选择。在农村扎扎实实建一个图书室,有这样一个实体在那里,无论志愿者的力量多么微乎其微,书总是在那里的。比支教靠谱。

从2004年至今,转眼已经11年,要说与梦想的故事,基本都是在纷繁的人事物之间编织交联,没有什么属于我个人的记忆。同时又觉回忆太多不知如何说起……自己做志愿者那两年的记忆比较扎实,不妨说两个书与人的故事。

第一个是关于书。那是在2005年,梦想行动走向“正规”的第一年,因为我们自该年始正式对外招募志愿者,有了今天的雏形。在此之前,我已经与北京清河的打工子弟学校相熟,于是暑期志愿者项目便与3个来自杜克大学(Duke University)和北卡大学(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-Chapel Hill)的本科生去到位于朱房村的打工子弟学校建设“梦想图书室”。当时打工子弟学校已经是一个相对热门的话题,校长们也积极参与研究者的讨论,其中很不乏见识深刻的校长,他们兼具着难以抹去的外来打工者身份,在谋生活的同时追求一份高远的理想,既上天又入地的纠结人生,并非大多数人可以体会得到。朱房村的王校长正是其中一位。

我们4个志愿者一到学校就开始热火朝天地找书架、粉刷房间、布置图书室,干得不亦乐乎。校长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,带着我们去旧货市场买来了旧书架,我们几个也吃住在他家里。但他似乎同时也对我们的“行动”持观望态度,有些不置可否。想想也对,打工子弟学校面临的困难上至是否可以合法生存、下至如何招来足够的学生以满足学校自收自支能够运转,我们这个小小图书室实在有些微不足道。当然,孩子们还是很好奇的,不断有人跑来看热闹、搭把手什么的。还有一个吸引力,北卡大学的Daniel是高高帅帅的白人。

有一天,正当我们几个认真油漆书架的当儿,校长带了一对来自美国的华人父女过来,女儿在上高中,利用暑假和父亲回国探亲,父亲想借此机会让女儿多认识一下中国的教育现状,就带她来看看当时已在社会上有很多讨论的打工子弟学校。来前父女俩去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作为礼物,校长一见有书送,顺便就把他们领来图书室看看。站在图书室门口,校长挥着手里的两本新书对父女俩说,谢谢你们的书;然后给他们介绍正弯腰漆书架的我们:他们是梦想行动的,专门做图书室,不过都是旧书。满头大汗的我听到这话很是不满:我们这些天的辛勤劳动就这样被抹杀了?区区两本新书怎比得上一整个图书室,尽管是旧书?等父女走后我便去找王校长理论,他没多说什么,马上表达了歉意。后来回想起来,我们热热闹闹地建起一个图书室,和那父女俩走马观花来看一眼,在校长眼里,都是表达了“社会”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关心,有必要分高下吗?父女俩送的具体什么书我已记不清楚,当时印象确实是好书,虽说只有两本。而梦想当时因为是第一次在各地成规模地建图书室,并没有关注书本的质量,不仅是旧书,而且是通过另一公益组织收集的各大出版社、书店淘汰的旧书,很多不一定适合学生阅读,大家只是觉得“有书看就不错”,而这在校长看来实非小事。既然是图书室,书的作用应该大于“室”,我们后来也很快转变了思路,非常重视选择书籍,不仅有教育专业人士帮助挑选而且还有专门的阅读训练,逐渐成熟起来。值得一提的是,2006年王校长的学校被拆,梦想图书室没有被他放弃,办在了社区,一直运行至今。

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人。2006年我与5个分别来自宾大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、普林斯顿(Princeton U.)、卫斯理女子学院(Wellesley College) 和弗吉尼亚大学(University of Virginia)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在河南老常营村开展梦想图书室活动。这个图书室当时情况相对特殊,村小校长的支持力度不如村支书,小学里面确实也没有合适的地方,最后决定将图书室放在村委会,也符合新农村建设的“文化大院”政策。为照顾我们的伙食,村支书还专门安排了常阿姨给大家做饭。常阿姨本是村小的民办教师,高中学历。由于政策越来越严不再任教,回到家里帮丈夫打理砖厂。村里大部分学生的人生规划是这样的:九年义务制教育结束(即初中毕业)出门打工进入社会。只有非常少数的孩子会进入高中甚至大学。常阿姨自己有三个孩子,她说无论成绩如何,都坚持要他们上高中、上大学。她告诉我们:我觉得对不起孩子们,让他们生在了农村家庭!——城乡分隔的制度现实所制造的不平等,已经到了出生论的程度,何其悲哀。常阿姨那句话直至今日,言犹在耳。

(注:那年正值阿姨的大女儿高考,最终去了一个省内高校。据我们来自北京的志愿者晓萌说,如果北京考生有她的分数,可以上一类院校。)

梦想行动成立的初衷,正是希望通过图书室项目,针对城乡分隔之下的教育不平等,做点实事。在老常营村,我们几个志愿者经过一周的图书室建设和书籍整理工作,开门欢迎期待已久的小读者,结果至少有三个没想到:一是蜂拥而入,基本不讲究秩序;二是小学生们并没有读书的习惯,只图新鲜,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迅速翻页结束就去换第二本;三是他们来图书室的目的不在于读书,在于这些很是知道怎么“玩儿”的哥哥姐姐们。做游戏、搞演出,玩儿也是有阶层有讲究的!“书”退为次要,“人”变成重点。老常营村小有一个5年级学生,我们暂且叫他亮亮。亮亮本是班上出名的“坏学生”,自梦想行动来到村里,他天天都会过来图书室,和志愿者们相熟。后来我们去家访,才知道他父亲因为盗窃进了监狱,母亲改嫁,自己和爷爷生活,家境不好恐怕是他成为“坏学生”的根源。志愿者们都很喜欢亮亮,鼓励他一定努力读书将来自食其力。亮亮也表现出色,在我们编排的文艺晚会上大显身手。志愿者小廖在活动结束后也一直尽量与亮亮保持联系,对他能“走上正轨”寄予厚望。后来亮亮初中没毕业便跟着村里人出门打工,再过两年我回到老常营村,被告知他春节期间回村,因为和人一起偷摩托车,被关了起来。以后我们再没有了亮亮的消息。

老常营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了书固然重要,读书的习惯养成同样重要。此之谓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如何寓教于乐,在做游戏的同时培养阅读习惯,成为梦想行动暑期志愿活动的重要内容。书和阅读带来的还有潜移默化的修心养性,哪怕是排队取书、不大声喧哗这样的小事。我们更是很快开展了图书室的教师培训工作,这样在志愿者离开后,老师们也可以让阅读持续。经过一次次的摸索,我们有针对性选取的优质图书不仅广受好评,每年志愿者汇报总结所开展的阅读活动也成为亮点。

当然,图书室的效果只能是潜移默化,需要假以时日。前两年老常营村出了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,据说她放假期间经常在梦想图书室里面看书。不啻一个好消息。

赖立里

梦想行动创始人之一

GET YOUR PERIODICALLY


Get our infomation / news. Let’s get in touch.